close

    本週,公共電視台的節目<獨立特派員>(官方網站 http://www.peopo.org/innews)播出一段介紹芬蘭的科學教育館的影片:


 


    影片裡面的設施看起來都是精心設計過的,與學生們互動良好。這些芬蘭小孩在這裡藉由動手實做而學習,一切都是那麼符合理想的美好。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覺得他們真好,有這樣一個地方。不過這東西越看越熟悉。想想,台灣明明就也有一個,而且還是放大版,甚至是巨型的。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就是。一個有十幾間展示廳,可以在裡面耗掉一整天的博物館。老實說,我到今天看了這個影片才了解到科工館的真正用途。


  由於家母是科工館非常非常早期,幾乎是第一批的解說義工,所以剛開館的那幾年拿著優待票或免費票去過不少次。那時候應該是國中吧,不覺得這個地方有多棒,只覺得館裡呈現的知識,我在書上看就可以啦,為什麼要花大錢做這些東西,還要花錢進來看。可以動手的東西沒有幾項,也沒多好玩(比較可以讓參觀民眾動手的東西本來就不太多,而這些東西毫無疑問的都壞很快,沒壞的大部分是一些只要按個按鈕,就會有動態展示的展品),根本沒有什麼自己操作的感覺。於是,我一直覺得科工館算是有些大而無當,只有3D立體影片一直都很棒。


    這個影片糾正了我錯誤的想法,這個大傢伙可以很有用。事實上,這也是它存在的目的,只是它在我身上沒發揮功效罷了。科工館和影片中的科學教育館比較起來,在教育上想呈現的概念很相似。只是呈現出來的東西不同,或是稍嫌不足。

  動手操作的展品,科工館有,不過只佔所有展品的一小部分。如果學校帶學生來校外教學,根本就不要妄想讓學生能親自動手,能實做的展品數量不夠。

  提供學校教學資源這部分,我很驚訝,在科工館網站上提供了好幾個給國中和國小學生的學習單。夠不夠好我不知道,但我很驚訝他有。

  科學演示這部分是科工館一直在做的,參與狀況似乎不錯。


  看起來,我們沒有差到哪去。東西都在那裏了,只是要不要利用。歸結到最後還是我們對"教育"這件事的想法決定一切。


  是否能把教育延伸到教室之外?一個早上在教室裡能上四小時課,拿去校外教學,扣除移動時間後剩兩小時。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是否能同意這樣的"浪費"是值得的?

  另外,影片裡那位龐克頭的先生說:"先創造娛樂,再引導學習","不要先告訴他們:我等一下要問你",我們有辦法放心的讓學校這樣做嗎?答案毫無疑問的是:不行。這是為什麼科工館網站會提供學習單,讓學生在參觀時抄抄寫寫。像影片那樣,放給小朋友隨便玩,沒有一些"教學行為",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會認為那是學習過程。我先承認,我就是這樣想。說什麼引發學生思考探索,那是"應然",在大多數時候,應然並不等於實然,那只是打高空的理想話。


  我們和影片中芬蘭人教學方法上的分歧,絕對不只是方法上的分歧。當我們在問"怎麼教比較好"時,該思考的不是"怎麼教比較好",而該先問:我們希望"教育"帶來什麼效果?先把目標訂好了,才能討論該做什麼。


  

  P.S.1:影片裡有個高中生志工,講著流利的英文。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特別挑一個英文講得好的來拍攝,但我猜沒有。芬蘭人的英文真的好得可怕,一個高中生有這樣的英文口說能力我一點都不意外。

  P.S.2:影片裡的台灣人講的科學原理莫名其妙......

    P.S.3:順帶一提,我們的公視真的做了不少沒人看的好節目。恩,我不是說痞子英雄。像這個節目專門在做這樣的報導。還有其他好節目,還能線上免費收看。我把我常看的節目整理在另一篇網誌(連結),請大家多多支持優質頻道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nder92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